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 7月26日全市教育系统正式启动12—17周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 全市共设置110个校内接种点、27个医院或乡镇卫生院接种点,以学校为单位有序组织符合接种条件学生,在1名家长或法定监护人陪同下到校内接种点或就近接种点接种疫苗。截至8月4日全市共有18.6万人接种第一针剂新冠病毒疫苗。
为争取学生和家长主动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全市教育系统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广泛宣传接种疫苗对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将各市直中学的接种工作分配到了所在区,由市直学校与所在区卫健部门对接,全力配合属地做好疫苗接种。对于不在本县区、到校接种疫苗有困难的学生,把情况推送给学生所在县区教育部门,由所在县区教育部门协助完成疫苗接种。
在各县区教育部门与卫健等部门密切配合下,全市广大适龄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积极配合学校接种工作安排,踊跃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接种点接种疫苗,既为自己健康负责,也为他人安全负责。部分在外地就读、暑假返张的适龄学生,也积极在社区的组织下接种。
市教育局思政体卫艺科科长赵德勇表示, 下一步教育部门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携手做好12—17周岁人群的接种工作, 尤其是关心关注因生病、 外出等原因暂不能接种的学生, 在其康复或返回后及时提供接种服务, 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月4日上午10时, 桥西区蒙古营小学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内, 该校12至14岁人群正在有序接种疫苗。据了解,近期,全市各地各相关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有力有序启动、推进12至14岁人群接种工作,预计8月9日前完成符合接种条件学生的第一针剂疫苗接种。
为做好适龄学生疫苗接种,蒙古营小学做足了宣传发动、摸底调查、场地布置等前期工作。4日上午,该校符合接种条件的适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学校,严格按照接种相关规定和流程, 分批有序接种了第一针剂疫苗。“按照区里的安排,明德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6名工作人员到场接种疫苗,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派出2名医务人员到场参与应急保障工作,有力保障了此次接种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蒙古营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市第七中学4日也启动了12至14周岁人群接种工作。记者在接种现场看到,该校设置了填表区、预检分诊区、健康筛查区、登记打单区、疫苗接种区、留观区、医疗救治区等区域。家长带着学生分时段、 分批次,在教师的指引下,按照一米线距离有序排队入场。在核对身份证或户口本、进行健康状况咨询、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和做好查验工作后,医务人员为学生接种新冠疫苗。学生接种后在留观区观察半小时,没有任何不适后有序离开。
据了解,我市预计8月9日前完成符合接种条件的12至14岁人群第一针剂疫苗接种,9月底完成符合接种条件的12至17岁人群的全剂次接种。在校生由学校负责组织,非本地在校学生由社区组织接种。第一针剂接种间隔3周 (满21天) 后可接种第二针剂疫苗。
上资讯网,选靠谱好房
查最新楼盘价格
张团团精选
张家口吃喝玩乐2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