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袁隆平院士
5月22日下午, “张杂谷” 之父, 张家口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原所长赵治海, 得知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半天说不出话来。这位鞭策他在科研路上前行的学术泰斗猝然陨落,让赵治海心里空落落的。而他和白德朗老师准备开展的杂交水稻和“张杂谷”“大米小米联姻” 项目,还等着袁老最后拍板……
5月22日13点07分,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院士生前对我市“张杂谷” 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斯人已去,在三百万亩“张杂谷” 种植基地,绵长的追忆正无声铺展……
△张进京、赵治海与袁隆平(中)合影
“祝贺两系法杂交谷子研究成功”
2009年9月16日,袁隆平在自己的办公室, 欣然题下一行字:“祝贺两系法杂交谷子研究成功”。杂交水稻和杂交谷子这一南一北,一水一旱,一大一小的杂交作物研究的领头人, 终于有了第一次“历史性会晤”。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为同样是自花授粉作物的谷子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带来希望。然而,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杂交谷子科研课题始终无法攻克。在全国30余个农业科研单位, 纷纷宣布暂时搁置乃至彻底放弃时, 赵治海带领市农科院的杂交谷子课题组,锲而不舍20年,终于在2000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 “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号”。
然而,虽然“张杂谷”产量高,品质好,但市场认可度不够。2008年,“张杂谷”年种植面积不到10万亩。
为了让 “张杂谷” 提高知名度, 时任张家口市农科院院长、党委书记的张进京酝酿起拜访袁隆平院士的计划。
2009年,与袁老的长沙之约终于成行。9月15日,张进京带着赵治海和时任谷子研究所副所长的王晓明,抱着硕大饱满的 “张杂谷”谷穗来到长沙。一想到第二天就能见到袁隆平,三个人激动得彻夜无眠。第二天,说好10点在袁隆平的实验基地见面,三人9点就到基地等候。
离10点还差几分, 只听袁隆平的助手说了一声:“袁老来了!”大家循声望去,不远处,袁隆平亲自开着一辆银灰色破旧的小车,徐徐驶来。
“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袁隆平的车!”张进京至今都清楚的记得拜见袁隆平院士的情景。“老人当时年近80, 精神矍铄, 穿着印着椰子树的海南岛 ‘岛服’,朴实得像个海南农民!”
在办公室,袁老详细了解了 “张杂谷”抗旱高产的种植优势后欣慰地说:“在我们湖南降水也越来越少,将来山上可以种杂交谷子,山下种杂交水稻。”袁隆平的这句话,让赵治海欣喜万分, 在他看来, 这无疑给“张杂谷”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临别时, 袁隆平不仅为 “张杂谷”题字,还勉励大家:“我们(用杂交水稻)解决了水地粮食的高产问题, 你们将解决旱地粮食的高产问题。咱们携手共同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高产再高产永远是农业科学家永恒的主题”
“我们这个展览室, 就是按照杂交水稻展览馆的模式建起来的。每次来到这个展览室,我总能想起袁老那一脸亲切的笑容。”在 “张杂谷”科技成果展览室, 市农科院院长张斌说。
袁隆平的关怀和肯定,为 “张杂谷”的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随着“张杂谷”20个杂交谷子系列品种相继选育成功和大面积种植推广,令人振奋的高产消息接踵而至:
河北省赤城县样田村种粮大户张文泉种植的700亩 “张杂谷5号”,平均亩产超过了620公斤;
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川峁村刘喜成种植的3亩“张杂谷3号”,收获谷子37袋,折合亩产约600公斤;
河北省临西县西来寨村农民刘广明种植的 “张杂谷5号”,亩产达到600公斤;
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木树头村农民吕桃栓种植的 “张杂谷3号”,更是创造了人类有记载以来谷子栽培历史上亩产843公斤的惊人纪录!
而 “给点湿土就打粮”的 “张杂谷”也在非洲试种成功。
“张杂谷”已经发展成为张家口乃至河北省的一张农业名片。
2015年6月, 市委市政府筹建杂交谷子科技成果展览室。
7月的一天,市领导和市农科院院长张斌一行,来到位于长沙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展览馆参观取经,在这里他们再次见到袁隆平先生。
袁老愉快地回忆起几年前与张家口农科院领导专家的会面,兴奋地比划着说:“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大的小米谷穗,觉得你们真的不简单。北方的农民不容易。当地的科研院所要认真研究旱地作物高产问题,高产再高产永远是农业科学家研究的主题。”
△赵治海与袁隆平合影
“大米小米”共圆“禾下乘凉”梦
2017年11月12日, 在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以袁隆平为名誉董事长的世界种业前十强———隆平高科, 以3.79亿元收购中国杂交谷子种业龙头———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巡天农业正式成为隆平高科旗下全资子公司。闻名全球的大米品牌 “杂交稻” 和小米品牌“张杂谷”终于结为 “一家亲”。
2007年, 巡天种业与张家口市农科院签订了 “张杂谷” 推广协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将 “张杂谷” 由几万亩推广到300万亩, 占全国谷子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节水超过40亿立方, 为国家增产粮食30亿公斤。
河北巡天与隆平高科的成功牵手,将杂交谷子产业多层次创新及市场推广提升到新的维度,推进了杂交谷子科研成果快速走向世界。
2017年12月28日, 应隆平高科总部邀请,巡天农业高管和张家口市农科院领导一行12人参加了隆平高科召开的 “团队加盟融合会”, 大家再一次见到了袁隆平院士。袁隆平中英文交替,为 “张杂谷”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老人对农业的热忱,对农民的热爱,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染。
“‘禾下乘凉’ ‘杂交稻覆盖全球’是袁老的两个梦想,其实这何尝不是我们的梦想。” 回忆起袁隆平先生,赵治海深情地说。“袁老一直是我们科研路上的方向和灯塔,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目前,张杂谷全生育期免灌溉技术已经在甘肃敦煌试验成功,未来杂交谷子推广种植前景会越来越好,我们期待共圆 ‘大米’‘小米’的 ‘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与张进京一行在杂交水稻育种基地
上资讯网,选靠谱好房
查最新楼盘价格
张团团精选
张家口吃喝玩乐2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