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公厕建设是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区公厕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广大市民的如厕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2020年底,我市实际完成城区公厕新建改建790座,全市厕所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外观美观,设施完善,极大的满足了群众出行和外地游客如厕需求,使其真正成为体现城市文明形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靓丽窗口。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2021年我市在桥东区、桥西区谋划实施新建改建公厕22座,大力构建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和城区主要街道两侧公共建筑内部厕所免费开放的新格局,推进全市城区无害化公厕建设工程,解决人民群众如厕难、找厕难、如厕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截至目前,纳入计划公厕已全部完成前期手续,录入公厕点位落图系统,并陆续实现开工建设。
我市针对城乡结合部空白区,合理布局增加一批新建公厕,对老城区旱厕、危厕进行设施改造。如桥东区常峪口、元子河村,桥西区元宝山、四岔口、苏家桥、东湾子、虎头梁村等较偏远的城乡结合部新建一批高标准公厕;在主城区公厕需求量较大区域如水岸云天小区、永丰堡、马家梁等区域增加建设一批公厕,满足广大群众如厕需求;同时改造一批危厕旱厕,如桥东区杨家坟、周顶屯、清寺村、口里东窑子村,桥西区孤石、土井子、五墩村,改造后达到城区公厕三类标准,彻底改变旧有旱厕环境差、功能差等问题,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如厕便利条件,满足如厕需求。
下一步,按照全市2021年人大民生实事总体部署,积极响应国家消除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旱厕工作基调,我市一方面制定印发《2021年张家口市城区公厕建设实施方案》、《2021年城区公厕工作建设任务分解的通知》,对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旱厕统筹组织各区加快改造步伐,结合棚户区、危房、老旧小区改造等重要工作,推动城区公厕配建和还建。同时摸清公厕布局现状和类别情况,对严重老化、设施缺失、功能落后、影响城市形象的老旧公厕和旱厕进行拆建或改建,并按照重建数量不低于拆建数量的原则,规划建设二类标准公共厕所,逐步消灭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旱厕。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省、市相关标准和建设要求,配套相应设施,完善管理制度。在确保2021年任务按时完成的前提下,对已投入使用但未完全达到标准要求的部分公厕实施“回头看”行动,加快完善无障碍设施,粘贴无障碍标识,对具备条件但未安装儿童小便器、母婴台、无障碍厕位,未配备呼叫警报设施的公厕限期整改。并对辖区公厕进行全面系统监测排查,准确测算人流量、男女厕位需求等关键参数,科学确定每座公厕厕位比例,对确需整改完善的,采取改造、扩建等措施,积极完善厕位比例,全面达到设计标准要求。
上资讯网,选靠谱好房
查最新楼盘价格
张团团精选
张家口吃喝玩乐2折起